跟著WOMENT女孩,吃美食、訪景點、挖掘在地的好故事

金門戰地文化旅行,特色景點海上堡壘、地下坑道、玻璃刀山,還有層層佈陣的「戰地植物兵」、海灘上的鐵士兵「反登陸樁」

3597

關於金門,最獨特的莫過於近50年戰地文化,經歷熱戰到冷戰,並走向和平的過程,整座金門島完整保留下無形及有形的戰爭文化資產,這不僅是金門最雄厚的觀光資源,更是全球少見的戰爭文化景觀示範點。

民國81年(西元1992年)軍事管制解除後,金門從戰地轉型成觀光島嶼,包括悠久的人文歷史和多樣的自然風貌,豐富多元的文化觀光資源絕對不是一次旅遊就能玩透透,但如果要深刻認識金門,初訪金門的遊程可以從戰地文化旅行開始!

金門-高粱酒及黃牛-Woment-封面

金門與澎湖同為海島,但為什麼沒有像澎湖一樣發展水上活動呢?主要是因為過去兩岸對峙時期,金門處於戰火前線,國軍在海灘佈雷、設置軌條砦等,居民更被禁止在海灘逗留,也因此居住在四面環海的金門,在地人卻不會游泳也不太親海。

堅如磐石的海上碉堡

事過境遷,走進沙灘成了深入認識金門的最好方式,沙灘上最顯眼的戰地遺跡,是以磚石、混泥土築成的堅固碉堡,主要為了防範敵人及方便作戰。

像是位於慈湖西側,呈現立體三角造型的迷彩碉堡,這個過去被地雷層層包圍的「慈湖三角堡」,三個端點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,是戰時防備共軍來犯的要塞。

慈湖三角堡現已不再擔任防禦使命,堡壘頂樓轉變成了海景餐廳。有絕對不能錯過的特色美食,沒有蛋黃感的「混蛋」,以及散發著高粱香氣的高粱蛋塔。

海灘上的鐵士兵

金門特有的「軌條砦」,又稱為「反登陸樁」,當年是為了阻止敵人登陸而設置的防禦工事。

它利用廢棄的火車鐵軌,將鐵軌裁切成一段一段的鐵柱,將末端削成尖狀,然後以約五十度角的方向,朝外插入水泥漿灌鑄而成的底座上,用來抵禦敵人船隻登陸的威脅。

「海灘上的鐵士兵」是金門抗戰時期,軍事據點固若金湯少不了的!

現今局勢不再劍拔弩張,安插在海邊的反登陸「軌條砦」,引來一堆蚵仔依附其上生長,這些鐵條也成了養蚵的好場所。

金門豐富多元的蚵仔料理也算是另類的戰地美食

金門美食懶人包

海灘上的植物兵

海灘上除了鐵士兵,「戰地植物兵」也得層層部署,走在金門海灘上,你一定得小心翼翼,因為九重葛、龍舌蘭、瓊麻等帶荊棘的植物,曾是協助我們抵抗外敵的重要利器!

很難想像吧!這些看似隨意生長的植物可一點都不隨意,因釀酒知名的「龍舌蘭」,會開出美麗花朵的「九重葛」,身上都有著又硬又銳利的尖刺。

在金門海灘上,形成天然的植物拒馬,不僅可以抵禦從海上偷襲的敵軍,更讓空降傘兵被刺的千瘡百孔。

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,金門不再為戰略要衝,九重葛也回歸美化景觀用途,甚至在金門金門西村,一處民宅門口九重葛長成鋼盔形狀,「鋼盔九重葛」也爆紅成為著名景點,不過因2023年「杜蘇芮颱風」過境金門,造成「鋼盔九重葛」攔腰折斷,目前在地也在研究讓它「重生」的方式。

海上的玻璃刀山

海上的戰地遺跡,最後帶大家「上刀山」,這是當年為了抵禦水鬼從海岸岩石上的登陸,國軍會在金門海邊的岩石上,用水泥將小片玻璃碎片嵌入,形成了玻璃像草一樣,在整片石壁上生長的景觀。

玻璃刀山是戰地金門特有的海岸景觀,如今玻璃片多半經砂礫風吹磨損,徒留孔洞。

底下坑道裡的世界

走訪完海上金門的戰地文化來到地底下,這些在戰爭時期為了補給物資或躲避砲彈所建造的坑道,包含「戰備坑道、據點坑道、民防坑道」,也各自有特殊任務。

像是能夠容納42艘水道小艇進出、迴轉的「翟山坑道」,被譽為金門工程奇蹟。

另外給居民防空、躲避轟炸的「瓊林戰鬥坑道」,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民防坑道。

連結列嶼「勇士堡」、「鐵漢堡」的「據點坑道」,則是用於監控船隻及防禦灘頭,這些坑道目前都已開放參觀,除了保留得相當完善,也有被活化利用於觀光,像是金門坑道音樂節、地雷主題館等。

另外,位於金城車站二樓「金城民防坑道」,算是交通最方便的坑道。

這個全程有專人導覽帶領走完的坑道,設計了兩段體驗區,一段模擬戰爭空襲,另一段則體驗在坑道裡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,想親身感受金門戰時坑道避難的氛圍,一定要留點時間走入金城民防坑道。

金門戰地文化之旅,除了以上必訪的戰地遺跡、景點外,因戰地背景形塑的飲食文化,雖然不是什麼澎湃料理、也沒有吸睛畫面,但是卻很有故事的金門味道。最後推薦小金門「步槍模擬射擊」體驗活動,以超逼真的虛擬場景,搭配仿真T91戰鬥步槍,體驗三階段打靶射擊。

吃美食、走景點、玩體驗,都有戰地文化元素,初訪金門這樣玩才接地氣!

延伸閱讀:

小金門必玩超刺激體驗!「后麟營區」步槍模擬射擊館,成為「神射手」撇步分享!

因「戰地」背景形塑的飲食文化,讓金門美食更有獨特「金門味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