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門高粱是金門旅遊人手一瓶的伴手禮,而金門酒糟牛,則是在金門不能錯過的美食。金門酒糟牛的存在是因為金門高粱,成為金門觀光資源之一,則是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,這兩者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微妙關係呢?本文特別為您介紹金門高粱與酒糟牛的由來。
金門種高粱,不得已而為之
每年10月中,是高粱成熟的季節,深秋金門,一片富饒的金黃大地,是金門給人的黃金印象。但金門種高粱是不得已而為之,因為金門因四周無高山屏障、風力強勁,冬季乾冷、春季多霧,島上以砂土及裸露紅壤土為主,不宜耕作。因此種植僅能以耐旱性強的雜糧如高粱為主。
金門高粱契作面積約1900-2000公頃,每年秋末冬初,黃澄澄的高粱田高聳結穗,美不勝收。金門舊酒廠(金門舊金城南門口)附近有座寶月泉,泉水經層層花崗片麻岩過濾,富含有機物和稀有礦物質的水質冰冽甘甜,被稱為「寶月神泉」。
金門高粱好喝的秘密
據說當年就是以寶月古泉的泉水為釀酒原料,並承襲古老釀造技術,結合經驗及現代設備,金門高粱酒清澈透明、質地純淨、芳香濃郁,口感香醇、順口、不辛辣,有「醉不上頭」一說。
金門酒廠的出現為金門帶來了徹底的轉變,不僅讓這座海上小島上的物資匱乏問題獲得改善,還創造了享譽海內外的「金門高粱酒」特產,除了為當地帶來眾多就業機會,除此之外,酒廠也推出了許多伴手禮與紀念品,如金門高粱酒禮盒、酒杯、酒瓶造型的文創商品等,成為了訪客到金門必嚐、必買的特產之一。
高粱除了釀酒,還有許多用途
另外來自金門復國墩漁港的私房料理「高粱嗆蟹」,搭配58度高梁酒的金門式生醃值得一嚐。
蟹肉晶瑩剔透,散發著鮮美的滋味,搭配適量的高粱酒香與微辣的口感,成為絕佳的下酒良伴與配菜選擇,也成為到金門必買的特色伴手禮。
金門高粱除了釀酒,它其實也是世界主要糧食作物之一,雖然台灣人習慣的主食是白米,在金門還是可以吃金門高粱製作的甜點,例如高粱蛋捲、高粱蛋塔、高粱發糕等。
除了造酒或食用以外,高粱在金門當地也經常被做成掃帚使用,取其散開狀的花穗,乾燥綁紮後當作掃帚。
做成掃帚通常使用的是從大陸東北引進的,植株高達2公尺的「北掃種」,選育出來的「金選三號」。
這種比人還高的高粱在金門當地也很少見了,在經過品種改良後,也改種方便採收的矮化高粱「台中三號」、「台中五號」等品種,其種子糯質含量高,釀酒的風味佳。
金門養牛,是為了解決問題
酒糟養牛計畫
除了高粱酒,大量飼養金門牛跟高粱也有很密切的關係。過去金門養牛是「乳牛為主,肉牛為輔」,直到後來國民經濟力提升,高粱酒及牛肉的需求越來越高。
大量釀高粱產生的酒糟,漸漸超出金門所能消化的食品廢棄物量。而酒糟正好是牛隻最佳飼料之一,當時的縣政府和農委會就推出酒糟養牛計畫。
金門牛品種介紹
許多人以為金門牛就是黃牛,但其實台灣黃牛過去隨著先民從大陸來台,隨著時代演進、雜交繁殖,現今台灣的純種黃雜牛數量十分稀少。金門縣政府民國100年底,從澳洲引進布拉曼及安格斯種牛,並於民國101年生出第一批布拉安格斯牛。
金門酒糟牛特色
不論是什麼品種,放牧於金門純淨無污染環境,以營養價值高的酒糟飼料及豐美牧草餵養長大的金門牛,多了股酒糟香氣。金門牛的料理多元豐富,從最常見的牛肉麵,老字號餐廳「老爹牛肉麵」標榜100%使用金門黃牛,搭配紅燒湯頭,是金門人吃不膩的好味道!
此外,強調新鮮度的現沖牛肉麵,就以主打金門唯一溫體牛的「圓頭」作為代表吧!
此外還有推出金門酒糟牛火鍋吃到飽的「金牪」,一次可以吃到不同部位的酒糟牛,也是很吸引饕客的吃法。
金門高粱是金門旅遊一定要買回家的伴手禮,而金門酒糟牛則是金門旅遊必吃美食。這兩者之間微妙且共存的關係,酒糟跟牧草給牛吃,牛的糞便作為酒糟的肥料種牧草,牛肉再給人吃,形成了環保的正循環。換句話說,到金門吃酒糟牛、買高粱酒也是為環保盡一份力呢!
追蹤Woment社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