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厝聚落是金門七大傳統聚落中較為低調、開發較少的原始村落之一,擁有許多保存完好的閩南式建築,也坐落著金門第一座洋樓「歐陽鐘遠洋樓」。此外,聚落內還保留著大量的頹屋,沙黃色的牆面與斑駁的外觀,形成了一種彷彿置身異域沙漠的氛圍,規模甚至比「沙美摩洛哥」更為壯觀。

歐厝聚落歷史與介紹
歐厝聚落以中央的庫池為核心,聚落依照方位分為上社和下社兩個部分。

歐厝聚落的「庫池」曾是居民的重要水源,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和日常洗滌。池塘四周圍繞著紅磚古厝,與閩南式建築相互呼應,展現出傳統聚落的獨特風貌。庫池不僅反映了對風水與自然的重視,還是祭祀水神、祈求風調雨順等傳統活動的場地,展現了當地深厚的文化信仰與生活方式。


上社聚落主要由宗祠和兩排相對的二落大厝群構成,而下社則多為一落四櫸頭的古厝建築。整個聚落呈現「梳形佈局」,是金門地區常見的建築特色。


這種「梳形佈局」指的是建築群體依照一定的朝向排列,前後左右對稱且整齊,形成一種有序的結構。這種設計除了美觀,還具備調節通風和氣候的作用。此外,隘門的設置更增添了聚落的防禦功能,讓這些排列有致的建築在面對外部威脅時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。

歐厝聚落由複姓「歐陽」家族組成,是單姓聚居的村落。根據傳說,開基祖歐陽文卿在明朝嘉靖年間從福建泉州出海捕魚時,因船難漂流至此,並在歐厝定居繁衍。

與水頭、珠山、古寧頭等較知名的金門聚落相比,歐厝少了一分繁華,卻多了一份樸實的生活氣息。


平頂的櫸頭在歐厝隨處可見,這樣的設計方便晾曬魚貨,反映了這裡曾以漁業為主的生活模式。儘管如今漁業不再是主要經濟來源,但仍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樣態。

歐厝聚落地標「歐陽鐘遠洋樓」
歐厝聚落雖然樸實無華,沒有太多景點,但最具代表性的建築,便是金門首棟洋樓「歐陽鐘遠洋樓」。

有趣的是,走在歐厝聚落的巷弄裡,你會發現「歐陽鐘遠洋樓」像是一座堅固的堡壘,外觀並沒有太多華麗的細節。

如果想欣賞這座洋樓的建築設計,必須先穿過石柵式隘門,進入由花崗岩圍牆圍繞的獨立空間。這片區域不僅包括歐陽鐘遠洋樓,還有二落大厝、六路大厝以及疊樓等其他5棟建築。

「歐陽鐘遠洋樓」的設計,儘管外觀被刻意隱藏,光芒卻難以掩蓋。這樣的佈局是經過精心安排,主要是出於防禦的考量。想了解更多關於「歐陽鐘遠洋樓」的故事,可以點這裡。

歐厝聚落也有頹屋「摩洛哥風」
歐厝聚落也有不少待整建的頹屋,沙黃色的廢棄老屋,意外成為「廢墟控」最愛的景點。與沙美老街的「沙美摩洛哥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
不同的是,歐厝的寧靜與人煙稀少,更增添了一種遺世獨立的氛圍,使得這裡顯得更加原始純粹。


這些頹屋古厝對遊客來說,具有殘破美和歷史感,是拍照的理想場景。不過,另一方面也伴隨著公共安全的隱患,這對於在地居民及當地政府來說,是急需面對和解決的難題。

因此,如果想捕捉這些與沙美老街摩洛哥風不同的影像,可得把握機會,或許下次再來時,這裡就是另一片風景。


追蹤Woment社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