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美學,從裡到外5大亮點完整揭密!連建築系學生都朝聖的建築藝術都在新美館

2025-04-11
文字記者
閱讀時間約 8 分鐘

千呼萬喚始出來新北市美術館即將於4月25日正式開館,目前已進入試營運階段,不僅吸引在地居民與藝術愛好者前往探索,也因其建築設計本身,成為國內外建築圈的矚目焦點。

由台灣建築名師姚仁喜與大元建築工場團隊操刀設計,跳脫傳統美術館方正、白牆的刻板印象,新北市美術館的外觀以超過 3,000 根金屬鋁管編構立面,創造出一種既通透又富節奏感的建築表情。

新北市美術館的整體規劃也相當前衛,運用開放式聚落布局,讓建築本身與周邊自然濕地、公共空間融合,打破美術館「只能靜靜參觀」的框架,鼓勵人們在其中穿梭、停留,甚至是放空。這座建築不僅榮登美國權威建築專業期刊《建築實錄》(Architectural Record)2024年7月號報導,更被國內建築學界視為教材級的範例,成為建築系學生必讀的典藏作品之一。

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座不只展示藝術,自身即為藝術的建築傑作。

通往主體建築的人行橋,特別採用耐候鋼板(Corten Steel)作為主要結構與表面材質。耐候鋼常見於現代雕塑與建築立面設計,其隨時間推移而逐漸轉化的橘紅鏽色,不僅彰顯時間的痕跡,也賦予建築材質一種動態的生命感。

在新北市美術館的設計裡,這種帶有歲月感的鏽紅色,不只是單純的材質選擇,而是特別用來呼應三峽老街的紅磚拱廊建築。

新北市美術館外觀設計

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終點站,過去最引人注目的景觀焦點是,三鶯橋旁的巨無霸手拉坯。隨著新北市美術館即將開幕,這座宛如蘆葦叢中閃耀的現代美術館,已成為鶯歌全新的文化地標。

新北市美術館的主體建築,外觀由 3,166 根噴砂處理的鋁製圓管構築,搭配 三種不同灰階的鋁質包板,如同輕柔地漂浮於大漢溪畔,呈現出一種若即若離、虛實交錯的建築姿態。

設計靈感取自三鶯地區河岸原生的蘆葦景觀,透過高低錯落、長短不一的圓管編排手法,形塑出彷彿隨風搖曳的蘆葦意象。這些鋁管不僅在視覺上構成建築的立面節奏,也在空間上產生輕透而流動的效果,巧妙地讓建築與自然場域產生對話。

陽光穿梭其中,隨時間變化映射出不同層次的光影,讓建築在白天與夜晚都展現不同的氣質。

更富詩意的是,這些中空圓管如同一座巨型的建築管風琴,隨著風的穿梭低吟,彷彿為自然奏出無形的樂章,讓建築不僅被觀看,更能被「聆聽」。

美術館結合藝術街坊

定調為「全民美術館」的新北美術館,不僅是一座展覽場域,更是一個開放共融的城市文化平台。姚仁喜設計團隊巧妙呼應基地臨近大漢溪的自然地形,運用地勢高低起伏,發展出一系列順應坡地延展的階梯式量體設計。

這個連結新北市美術館一樓和B1之間的「藝術街坊」,以大跨距結構技術打破傳統封閉式建築邏輯,形成開放、通透的空間軸線。

這條空間廊道不僅提供靈活彈性的展演環境,更可作為餐廳、市集與多元公共活動的使用場域,實踐美術館日常化、生活化的空間理念。

主體建築量體的高低錯落,呼應周邊山勢與河階地貌,透過地景式的建築語彙讓建物自然嵌入地景。建材選用混凝土與清水模為基底,牆面則以壓印杉木紋理的模板肌理或具粗糙手感的抿石表面,回應大漢溪河床裸露岩石的原始質地。

地面鋪面則採用紅磚元素,靈感來自鄰近的三峽老街,象徵文化紋理的延續與在地連結。

鏡面樓梯的巧思

沿著戶外樓梯蜿蜒而上,走向主展區的途中,你會忍不住抬頭仰望,頭頂上的雨遮天花板採用鏡面不鏽鋼設計,隨著天光雲影與行人身影映照其中,形成一幅動態的反射畫面,讓人彷彿走進一座會呼吸的藝術通道。

新北市美術館在結構設計上特別採用了 BRB(挫屈束制支撐) 系統,將這種高性能的抗震構件運用在樑柱之間。當地震發生時,建築的側向變形能量會集中在 BRB 的消能段釋放,避免其他結構元件受到過度破壞。由於 BRB 能有效吸收地震能量,也能大幅降低樓層的側向位移,即使在強震下,也能提升整體建築的安全性與穩定度。

新北市美術館展區介紹

挑高11米的3F展場,搭載靈活調整的升降式桁架,宛如一座能隨作品變換形態的舞台,使藝術在無界限的空間裡綻放自如。

4 樓的展覽室是一個靈活開放的「灰盒子」空間,為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與想像力。這個展區以新媒體與實驗性展覽為核心方向,鼓勵藝術家進行跨領域、跨學科的合作,推動當代表現語彙與視覺文化的共創實踐,成為當代藝術交流與實驗的重要平台。

挑高7米的6F展區,廣達近500坪的開闊視野,無一根支柱干擾,純粹留白,讓光影自由流轉,使每件作品都能在光影交錯間訴說故事,觀者得以沉浸其中,感受藝術最純粹的張力。

B1親子展場,則以長盒子、方盒子、斜盒子、小盒子為展廳命名,這些不同形態的空間,承載著藝術學習與創作的可能性。

無論是孩子的童趣創想,還是成人的靈感揮灑,都能在這座全民美術館裡交織出屬於自己的藝術篇章。

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展區

新北市美術館不只是一座展館,更是一座充滿探索與體驗的全齡藝術園區!

戶外展區巧妙融合光影變化、五感體驗、探索互動、環境教育,讓藝術不再只是遠觀,而是可以親身感受。

這裡不僅延伸館內的動線與展覽概念,還保留了戶外雕塑展區,透過多樣化的材質與植栽變化,讓每一次漫步都能開啟全新的感官體驗。

此外,原有的三鶯藝術村也被活化再利用,搭配豐富的水綠資源,打造出適合親子同樂的戲水沙坑區,讓炎炎夏日也能在藝術與自然的懷抱中,盡情玩耍、感受創意!

新北市美術館以創新建築語彙,翻轉傳統文化場域的邊界。藝術不再侷限於展牆內,而是流淌進廣場、廊道與綠地,在建築與自然的對話間,重塑公眾參與的可能。它既是創作的容器,更是激發城市創意的催化劑,讓美術館真正成為市民共有的生活節點。

延伸閱讀

新北市美術館試營運,4/13前看展免門票!票價、交通、常見問題總整理

碧龍宮拍3D彩繪階梯、老街玩體驗!大漢溪絕美「山水步道」欣賞鳶山河景,免費鸚鵡放飛秀

聯絡我們

WOMENT心動時刻,致力於報導在地趣聞、美食餐廳、特色民宿飯店,及整理周邊交通娛樂資訊。讓喜愛美食、旅行的朋友,能看見用心經營的人。若有製作數位內容及報導的需求,歡迎聯繫。

追蹤Woment社群

有關新北市的最新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