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小吃以多樣化的美食聞名於世,是當地人和觀光客的最愛,而近年來,夜市的美食版圖也在悄悄改變。不只梅花糕,像肉夾饃、煎餅果子、雞蛋堡、四川冰粉等,這些因抖音爆紅的大陸小吃,已成為台灣夜市、商圈中的新潮選項。
雖然這些小吃在大陸以銅板價取勝,但來到台灣後,多以吸睛外觀、異國風味為賣點,價格相對提升,卻恰好迎合台灣人熱愛嘗鮮的飲食習慣,抖音小吃迅速成為高討論度的排隊美食。
南京甜點「梅花糕」
近日因美食競賽實境節目《夜市王》的熱播,而引發關注的中國甜點「梅花糕」。梅花糕起源據說可以追溯到南京一位狀元葛百祥。他在設宴招待賓客時,以梅花形狀做成的糕點,不僅象徵對南京春花秋月的無限喜愛,更藉此展現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從此,梅花糕成為南京傳統糕點中的代表之一。
傳統梅花糕是將糯米蒸熟後,壓成梅花形狀,經過烘烤後表面焦黃酥脆、內裡軟糯香甜。原本的配方僅以芝麻和白糖提味,隨著時代變遷,不斷有新的元素加入,才有了現在看到的,在上面鋪滿白紅小湯圓、葡萄乾、紅棗等,不僅口感更加多層次,外觀也更加繽紛吸睛。
天津美食「煎餅果子」
煎餅果子起源於天津,在1933年的天津《大公報》中就有記載,並於2017年入選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屬於代表性地方特色小吃。
以綠豆麵糊攤成薄餅,打上一顆雞蛋,再均勻塗抹甜麵醬或其他醬料,接著撒上蔥花增添香氣,再放上靈魂「薄脆」,這塊經過油炸的餅皮,為整道小吃帶來香酥口感,咬下去層次分明又迷人。
餡料部分則因應口味有所變化,常見的有生菜、火腿片或雞胸肉等搭配,吃起來既豐富又清爽。從早餐攤到街頭小吃,這道歷史悠久的天津美食如今在台灣也吃得到!
東北街邊小吃「肉蛋堡」
肉蛋堡,又叫雞蛋堡或中式漢堡,據說是東北街頭常見的小吃,來到台灣後,外型則讓人不禁聯想到車輪餅。
傳統的肉蛋堡製作簡單,將雞蛋與肉餡混合作為內餡,再以麵糊包裹上下兩面,煎至外皮酥脆,內餡鮮嫩多汁,香氣四溢。隨著消費者需求演進,內餡變得越來越豐富,加入起司、蔬菜甚至辣味醬料等創意變化,讓每一口都驚喜不斷,成為更多人口袋名單中的人氣小吃!
陝西美食「肉夾饃」
肉夾饃被譽為「中國漢堡」,相傳起源於唐朝陝西潼關,後來廣泛流傳於西北地區,是一道古老又經典的中式小吃。它的製作方法是將滷制入味的豬肉剁碎,塞進香酥的白吉饃中。肉夾饃又分為潼關「臘汁肉夾饃」以滷肉香濃為主,寶雞西府「肉臊子夾饃」則加入食醋,帶有酸爽滋味。
在台灣夜市常見的是潼關肉夾饃,通常會將滷製入味的豬肉與青椒、香菜剁碎,夾入香酥的饃中。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鮮甜的肉汁滲入餅皮的滋味,濃郁卻不油膩,幸福又滿足。不過據說正宗的西安肉夾饃以純肉為主,完全不添加青椒或其他蔬菜,有機會到當地也可以試試。
四川消暑聖品「冰粉」
冰粉的起源可追溯到四川彭山,最初只在當地販售,隨後逐漸傳到周邊地區。到了清朝中期,冰粉在四川及中國西南地區(如重慶、貴州和雲南)廣泛流行,成為夏季解暑的傳統甜品。
冰粉的主要原料是石花樹籽(也稱冰粉籽),將其搓洗後混合熟石灰水幫助凝結,形成類似果凍的膠狀物,這一製作方式與台灣人熟悉的愛玉相似,但冰粉的口感更加紮實。
冰粉本身幾乎沒有味道,通常需要加入紅糖水或蜂蜜來提味,再根據個人喜好添加各種配料,如黑芝麻、花生、葡萄乾、枸杞或椰奶,色彩鮮豔、配料多樣的冰粉,一登上台灣夜市便成為搶手的嘗鮮甜品,也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。
除了以上幾樣在台灣越來越普遍的大陸小吃美食,其實還有一樣幾乎已經在台灣遍地開花的!那就是串串火鍋,這種來自四川的經典吃法,特別適合寒冷的天氣。想知道天梯、豬腦、加多寶等8樣正宗食材的魅力嗎?歡迎繼續看下去!
延伸閱讀
四川道地串串介紹,天冷吃麻辣燙「天梯、豬腦、加多寶」等8樣推薦食材最正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