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著WOMENT女孩,吃美食、訪景點、挖掘在地的好故事

擁有千年歷史「金門瓊林聚落歷史與由來」漫步金門最大閩式建築群!找尋無形文化資產瓊林美食「瓊林宴」

873

說到金門最有味道的聚落,莫過於位於金門島中央的「瓊林聚落」,這裡擁有金門最大規模的閩式建築群,處處可見的古厝記錄著瓊林的歷史軌跡,矗立在聚落內的「瓊林風獅爺」,身披紅色披風,象徵著守護的力量。

漫步於瓊林聚落的古厝巷弄間,偶然巧遇傳統美食「瓊林宴」指定使用的麵線盤,在家門口排列著曝曬,陽光下的麵線圈,散發著一股質樸的氣息。繼續前行,還能欣賞到當地藝術家精心打造的「花磚牆」,為這個千年歷史的聚落增添了一抹藝術色彩。

瓊林聚落歷史與由來

瓊林聚落是金門蔡氏家族的單姓聚居村落,根據記載,蔡氏家族早在五代時期就從光州固始遷往福建,之後輾轉遷入金門的許坑(今古崗)。

到了南宋時期,蔡十七郎入贅平林陳家,成為瓊林蔡氏的始祖。瓊林聚落還有「牡丹穴」的說法,牡丹象徵富貴,意味著這裡風水極佳,居住在此的子孫世代繁榮昌盛。

事實上,瓊林過去人才輩出,許多居民在仕途上都有輝煌的成就。明熹宗曾親賜「瓊林」為村名,意在表彰這裡的書香門第。

當時,只要有人考中進士,就會建造一座宗祠,因此在瓊林村內,大小宗祠多達6座,號稱「七座八祠」,可見其文化底蘊的深厚。

瓊林聚落「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」

瓊林聚落本身就是金門知名景點,現存的國定古蹟祠堂共有七座八祠,包含:蔡氏家廟(大宗)、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、坑墘房六世宗祠、新倉下二房六世與十世宗祠(一座二祠)、前庭房六世宗祠、大厝房十世宗祠、怡穀堂及藩伯宗祠等。

也是因為擁有這些保存完好的國定古蹟祠堂,於民國93年依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登錄為「聚落建築群」。不同格局的閩式建築錯落有致地散佈在街巷中,每個轉角、每條巷弄都充滿了獨特的風景。

無論是隨意的步伐還是按下快門,都能留下無數很有氛圍的瞬間。

瓊林也有些未修復的古厝,那些斷垣殘壁的廢墟,雖顯得荒涼,卻深深刻畫著這座聚落百年歷史的痕跡。聽說有些老宅因找不到原屋主,或持有人之間難以達成修繕共識,讓這些建築成為歷史的沉默見證。

瓊林聚落不僅以迷人的古厝建築聞名,每年春秋兩次舉行的「瓊林祭祖」更是已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,這項傳統儀式同樣充滿深厚的文化意涵,

特別想介紹瓊林美食「瓊林宴」,這是在「瓊林祭祖」結束後的宴席。「瓊林宴」這個名稱最早源於北宋時期,當時宋徽宗在瓊林苑設宴款待新科進士,而有了「瓊林宴」一詞。

後來,明熹宗親賜「瓊林」為金門聚落的村名,瓊林蔡氏家族每逢祭祖後,會舉行「圍爐吃頭」的宴席,也借此名稱之。

瓊林宴包括了蒸魚剝塊、土雞剁塊、蒜仔炒肉、芋頭蒸香、蚵拌麵線、肉圓馬只湯等,每道料理都有特別的寓意。像是蚵拌麵線特別選用了瓊林獨特的麵線盤作為主角。

再搭配新鮮的海蚵和豬肉罐頭一同拌炒,細長麵線象徵長命百歲之意。

瓊林的麵線盤與常見的白麵線不同,它是按照古法製作,經過5個小時的柴火蒸煮後,將麵線捲成圓圈放入竹盤中,然後在戶外曝曬兩天。

這種製作方式讓麵線煮起來細緻而彈韌,口感豐富,不易糊爛,別具一番風味,也是內行人來到瓊林必買的伴手禮。

走在瓊林聚落,不經意間便會遇見最醒目的地標,這座以紅磚窯燒的木棉花樹牆,隨著時間的推移,顯現出自然的歲月痕跡,與瓊林聚落的古樸質感完美融合。

屬於瓊林聚落的獨特,不僅僅是其耐人尋味的古厝之美,在整座聚落的地下,還隱藏著金門最大的民防坑道,承載著瓊林聚落的戰地記憶,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這個別具特色的景點,深入體會瓊林聚落的戰地風情。

 

延伸閱讀

金湖鎮景點、美食、住宿

尚義機場出關後,5大金湖鎮景點推薦順遊「尚義海堤、陳景蘭洋樓、成功海防坑道」

金湖鎮景點美食,金門最高峰「太武山」x 金門動物園「金門畜試所」x 黃牛牛肉麵「老爹」

「復國墩觀景平台」擁有絕美海景以及消失中的玻璃刀山

金門酒糟牛火鍋吃到飽推薦,金門畜試所「金牪餐廳」

隱藏美食在山外【巴布豆花 酸白菜水餃】用金門聞名的「酸白菜」包水餃,酸爽脆口的滋味

瓊林閩式聚落住宿推薦「島中大厝」,年輕老闆擁有沈穩老靈魂,以金門老物件妝點古厝

百年歷史雙落古厝【太武山下民宿】後代親自設計規劃、一磚一瓦修復